【关闭本页】
内蒙古特检院乌海分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项工作不断突出“三个更加”——更加注重以政治引领特检工作方向,主动发挥保障安全、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更加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强化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安全性;更加强化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发展,更多站在市场监管部门、站在政府的角度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发展和安全、质量和效率、法规与营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护航。
助推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改进检验方式、检验工艺,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检验效率和检验报告出具时效,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内蒙古腾龙生物精细化工、内蒙古赛思普科技、乌海蓝益环保、内蒙古广聚新材料等企业发电锅炉安装监督检验,神华硝铵甲醇焦化、内蒙宜化、君正化工、恒业成有机硅、佳瑞米精细化工、卡博特等企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永太化学、益泽制药、内蒙宜化、新农基、宝化万辰二期、榕鑫科技等企业压力管道监督检验、海南低碳园区长输燃气管道监检,乌海凯洁燃气高压储气井定检等大型特种设备检验项目,积极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为特种设备安全保驾护航。
认真履行检验检测职责。抓好检验计划管理,做到各类设备应检尽检,2021年全年共完成各类特种设备检验6902台,其中锅炉281台,压力容器1491台,起重机械620台,厂车474台,电梯4036台(其中鄂尔多斯417台)。完成压力管道定检81km、监检87km,压力管道年检168km。检验各类气瓶7301只,危货罐车9台,车用气瓶安装监检229台,安全阀校验6600只,水质检测监督8份。共考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862人,培训特种作业人员548人。履职尽责,圆满完成各类检验检测与培训考试任务。
重点关注民生领域服务。进一步服务民生,集中力量完成乌海市人民医院、乌海机场、乌海万达广场、各大型住宅小区等重点位置和重点时段的电梯定期检验,让老百姓乘电梯“用的放心”;不断强化服务效能,为车用CNG气瓶定期检验畅通公交车辆、出租车辆气瓶检验绿色通道,保障市区公共交通的顺利出行;保证随叫随到,检验人员牺牲节假日及休息日的时间,不间断跟踪服务海勃湾区旧城燃气管道改造项目监督检验工作,努力保障民生安全。
持续提升培训考试质量。进一步完善“乌海特种作业考试平台”微信公众号,强化考前服务,加强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考试日常管理,简化报名流程,提高考试效率;积极开展委托培训,为减少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主动与企业对接,适时开展厂内车辆驾驶员培训工作;全面建成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试基地,特种作业人员实操培训考试点顺利通过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验收,顺利开展了电工作业、焊工作业、高处作业、煤气作业、危化作业人员等多项岗位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满足企业多方面的取证需求。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印发《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优化营商环境业务工作责任清单》,成立领导小组逐级分工负责,完善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职责要求及工作权限;管理下沉,落实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调研制度,实时了解企业需求和检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增加超高压安全阀校验项目,解决了部分企业存在的超高压安全阀在本地校验难的问题;提前与企业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及时摸清和跟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情况,向企业宣传讲解特种设备法规及检验流程,协助企业办理特种设备告知、报检、作业人员培训,实现全过程主动服务;创新工作方式,推进检验业务容缺办理,严格规范涉企收费,加强业务办理窗口服务管理,窗口设置复印机、打印机等现场免费服务设备,完善服务措施,增强服务意识。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在贯穿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基础上,“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为新形势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提升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指明了思路。接下来,内蒙古特检院乌海分院将进一步夯实业务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质量管理,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坚守安全底线,提升特检工作效能,坚持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改革定力,强化创新突破,强化服务提升,强化部门协同,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供技术支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特检力量。(栗丽)